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by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Blurb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是一本在美国与其他国家中最常使用来诊断精神疾病的指导手册。
DSM与国际通用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之统计分类是相同步的,ICD是国际间经常使用的另一个选择,两者比较起来,DSM较为精确,而DSM-I是ICD-6的变型体。DSM与ICD都假设了许多医学概念以及词汇,且皆述及存在有明确的疾患,而且这些违常可藉一些“诊断准则”而被诊断出来;不同的是,过去ICD系统较著重于疾病描述而非诊断准则,而DSM则强调诊断准则以及互斥性原则。美国医学会不满ICD-9的诊断含糊性,因而将ICD-9改编成ICD-9-CM以应用于DSM系统上,直到1992年ICD-10出版后其诊断准则及内容力求与DSM-IV内容相符。不过DSM-IV其争议为某些疾病分类系统的实用性︰如某些疾患是否有必要“勉强”独立分类出来、以及诊断方式︰如该使用“诊断类别”或“诊断向度”遭受某些精神健康专家及其他人的质疑。对此,美国精神医学会于DSM-IV绪论说明将某些疾患分类出来可以刺激其疾患研究性、而在诊断方式上使用“类别法”可以较明确让精神疾患互斥而非造成重叠诊断的后果,不过在第五轴诊断的“整体评估功能量表”则采用“向度法”。
为了补足DSM以及ICD系统以及其它诊断系统如国际损伤、功能及障碍分类系统只偏向于疾病诊断而无法对疾病如精神疾患及生理疾病进行整体功能评估,因而1999年在美国召开《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系统》会议,而2002年又于澳洲召开ICF世界会议,而此后时常召开会议并邀请各卫生、社工、心理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编制,截至2013年为止仍尚在编辑中。而台湾则是第一个开始使用ICF进行精神疾患以及其它生理疾病需求评估的地区;而DSM-5则是参考ICF架构编制而成。

Member Reviews Write your own review

Be the first person to review

Log in to comment